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总421期
总419期 总417期 总415期
总413期 总411期 总409期
 装备时空 更多>>
第33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北京教育装备论坛胜利闭幕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大跨桥梁全寿命应变监测虚拟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2-4-19 16:56:49
  [导读]结合大连海事大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情况,就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在大跨桥梁健康监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说明,提出了“四环节,有反馈”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并重点介绍了其核心—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应变监测仿真实验项目的实践教学证明,该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都具有重要作用。

  大跨桥梁作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和铁路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1-3],其安全性备受公众关注,一旦发生破坏,社会影响巨大[4-5]。大跨桥梁应力应变监测是大跨桥梁安全监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桥梁健康监测课程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大跨桥梁应力应变监测实验具有耗时长、花费高、操作危险性大、受工期限制等特点[6],导致学生很难进行大跨桥梁应变监测现场实验。

  因此,大连海事大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上建设了大跨桥梁全寿命安全监测中的应变监测仿真实验项目。实验项目以应变监测仿真实验为主、以实验室大跨桥梁模型为辅,结合“四环节,有反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在有限课时内让学生参与实际大跨桥梁全周期应力应变监测实验的方案设计、仪器设备安装、测点布置、分阶段实施加载、数据测试、分析评价、报告编制的教学全过程。

  1 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及其优势

  2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介绍

  3 教学成果

  4 结语

  本文以大连海事大学桥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为基础,提出了“四环节,有反馈”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程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基于此教学模式,学生充分接触并掌握大跨桥梁健康监测实验,而且可以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探索与挖掘,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一大进步[9-10]。

  参考文献

  [1] 韩基刚.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进展[J].民营科技,2016(4):187.

  [2] 吴巨峰.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3] 朱小忠.大跨度斜拉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J].福建交通科技,2020(6):69-72.

  [4] FARRAR C R,WORDEN K.An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J].Philos Trans A Math Phys Eng,2007, 365(1851):303-315.

  [5] 李冬生,赵雪峰,王言磊.“结构健康监测”教学实验平台搭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B):195-197.

  [6] 冯唐政,任亮,宋钢兵.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实验教学平台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8):169-172.

  [7] 陈恺,赵宾宾,付冰,等.虚拟仿真技术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24):178-180.

  [8] Wu W C, Wu Y M, Shen G, et al. Preoperative virtual simulation for 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lung reconstruction: A case report[J].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2021,16(1).

  [9] 黄俊,冯曰海,张德库,等.“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2):66-70.

  [10] 赵韩强,刘莉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2):19-22,29.

李晓飞 李兴 苏绒绒 董怡然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