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数字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首次提出“智慧教育”这一名词,并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列为推动教育信息化2.0发展的“八大行动”之一。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的核心与实践载体,如何利用数字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构建高效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的核心要素通常是教学主体、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环境。晋欣泉等[1]从数据流动的视角构建了基于教学主体、教学资源、课堂环境和教学数据等要素的智慧课堂生态系统。张金磊等[2-3]针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环境建设进行了探讨,指出个性化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随着教育信息化及数字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的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4]。刘邦奇[5]论述了数字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提升和优化作用。王兴宇[6]指出,数字智能技术为智慧课堂教学要素之间的交互提供了基础。黎琼锋[7]指出,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中,数字智能技术的应用强化了教学主体在教学实践中的关键性作用和地位。
基于以上分析发现,原有课堂教学模式正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升级,但如何通过数字智能技术赋能智慧课堂教学、提升智慧课堂教学效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对数字智能技术赋能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实践进行了研究,首先,深入剖析了原有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局限性;其次,分析了数字智能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探究数字智能技术赋能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最后,探讨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及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1 原有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局限性
2 数字智能技术赋能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3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路径与面临的挑战
4 结语
数字智能技术为推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学环境开放化等提供了基础保障,有助于推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分析原有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局限性、数字智能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探究了数字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并对可能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探讨,为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晋欣泉,邢蓓蓓,杨现民,等.智慧课堂的数据流动机制与生态系统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19(4):74-81,91,93.
[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3]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9-64.
[4] 周欢,刘嘉.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教学数据分析框架构建[J].华东纸业,2021,51(6):66-68.
[5] 刘邦奇.智慧课堂的发展、平台架构与应用设计:从智慧课堂1.0到智慧课堂3.0[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3):18-24.
[6] 王兴宇.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4):118-124.
[7] 黎琼锋.唤醒主体:高校智慧教学的实现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149-154.
周欢 张培颖 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