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预算是各高校每年“一上”(基层单位)预算编制的重要内容,是第二年学校资产配置工作的重要执行依据。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预算管理意识不强、编制方法不科学、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很多高校出现资产配置预算虚高不实的情况,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绩效评价未能做到有机结合,从而无法达到“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的目的。要提高资产配置预算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首先要从分析问题出发,着眼于预算全周期管理。
1 资产配置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2 资产配置预算申报信息化平台的设计
3 优势与不足
4 结语
资产配置预算的编制不是单一的某个部门的任务,也不是简单的经费如何分配,而是多部门协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业务工作。这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需要强化预算申报意识,提高业务部门管理水平,构建一套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培飞,贺锦.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校货物和服务采购管理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1):290-293.
[2] 杜庆贤.“十四五”规划下高校财经业务数字化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21,32(3):3-10.
[3] 杨梅蓉.资产清查契机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2):70-71.
仇莉萍 复旦大学资产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