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总435期 总433期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基于满足度分析的高校公用房管理现状及优化建议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3-10-22 15:30:21
  [导读]公用房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支撑。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及科研需求的不断增长,公用房资源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合理配置公用房、高效发挥公用房在保障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影响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L大学公用房使用规模及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梳理了高校公用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公用房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随着高校公用房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用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1]。如何以科学高效的方式管理公用房,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更有效的保障,是高校公用房改革面临的难题。

  1 L大学公用房总体规模及使用现状

  2 L大学公用房管理体系

  3 各类公用房使用规模及满足度分析

  4 L大学公用房使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5 公用房管理优化建议

  5.1 优化公用房总体布局 提高规划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公用房承担着展现学科建设特色的重要功能。在公用房总体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用房需求,科学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公用房的使用效率。

  5.2 优化公用房管理手段 提升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

  5.2.1 建立效果评价制度 完善制度体系

  2021年,L大学重新修订《公共用房使用管理办法》,作为主要的制度依据。但仍有必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使用效果考核评价体系,构建考核评价指标,对各部门公用房使用情况实现动态监控。依据学院实际情况,从公用房资源投入、产出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定期对各单位公用房使用效率进行评估,同时要将评估结果与各单位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促进公用房优化配置。

  5.2.2 引入共享机制 盘活现有资源

  推广公用房共享机制,对各单位同类化、同质化的会议室、活动室等摸清底数,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共享使用[2],同类型用户不再新增设立,充分挖掘现有房产资源的使用效益,避免资源浪费。

  5.2.3 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效率

  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公用房数据动态化、可视化、档案管理数字化,提高管理效率,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5.3 建立公用房定额配置指标体系 探索推进公用房有偿管理

  综观各高校公用房改革经验,“定额配置、有偿使用”已成为较为主流的做法,在实际使用中大大优化了公用房使用效率,成为各高校公用房改革的主要思路。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文件的要求,在充分掌握学校公用房存量和实际使用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及实验课时数量、学生规模、重点科研项目、大型仪器设备面积补贴等各种因素,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各类公用房定额标准。如面积超额,按一定标准收取房产资源调节费,实行专户管理,用于房屋修缮、设备维修等;如面积缺额,由管理部门调剂补齐,或按预算平衡给予经费补偿,推进公用房配置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 杜骁,袁艺青,李玲,等.高校公用房管理现状及腾退机制研究[J].实验研究与探索,2020(6):236-239.

  [2] 沈益朋.高校公用房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以H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2020(21):19-20.

廖影 刘长宏 张德君 辽宁师范大学资产管理处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