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军人心理训练实战化问题与对策初探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17-6-21 14:59:35
  [导读]当前,部队存在军人心理训练实战化思想观念认识不足、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和开展不够深入等“瓶颈”问题,深入分析心理训练实战化问题,研究解决对策,是确保我军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有力支撑。

  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大量运用,引起了军事对抗的全球化、模块化、精准化。战争的突然性比以前更强,影响战争成败的因素比以往更多,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会对军人的心理产生更大的影响,加重了对军人心理素质的考验程度。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蹴而就所能具备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心理训练。战争的实践表明,实战化心理训练是提高军人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1 心理训练的内涵、特点与作用

  2 我军军人心理训练实战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3 提高军人心理训练实战化水平的对策措施

  3.1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效率的组织领导是完成各项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一是深入开展思想发动。要大力开展职能使命教育,通过教育确实提高官兵对心理训练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对一线的带兵人员,要进行实时的实战教育,使“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深入脑海中,进而提高对心理训练实战化紧迫性的认识,消除官兵心理训练“游戏化”现象。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各基层部队要及时成立心理训练领导小组,并在军政首长领导下开展心理训练工作,并接受上级心理训练机关的业务指导。成立心理训练专业技术指导组。心理训练技术指导组由上级心理专业技术人员和本级单位心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成立心理训练监督考评小组。由参谋长当组长,作训部门相关人员当组员。负责对基层营连心理训练的计划考评工作,及时通报整改心理训练执行不严格的单位或个人,从源头上杜绝心理训练时间被挤占、组训难度大的科目漏训等情况发生。

  3.2 强化基础设施配套 突出训练的任务实战性

  心理训练良好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完整的配套基础设施和训练的真实性。一是抓好教材、器材配套。当前全军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心理训练参考教材,应组织各种力量编写一些适合我军特点的相关教材,使部队官兵“学有所依,练有所依”。及时吸收借鉴外军的心理训练器材,补足我军训练器材的空白,同时基层部队可以向上级请领专用的心理训练器材,充分挖掘基层官兵的聪明才智,不断研究改进现有器材。二是突出基地化训练,贴近实战背景。外军的基地化心理训练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例如,美军通过在阿拉斯加州建立的“北方作战训练中心”应用光电技术、音像合成、网上对抗技术、激光技术和电子干扰等高技术手段,构建逼真的战场实境,提高了部队的适应能力。我军的朱日和、鼎新等训练基地虽然发展也有一定的年头,但是基地设施不够完备,没有体现出“实景”,战场火药味不浓厚,给部队官兵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达不到震撼的效果,心理训练效果不尽人意。

  3.3 打破训练周期律 坚持全面系统施训

  心理训练要突破训练的“计划性”,使其向“常态化”和“随机化”转变,全方位地对其进行训练。一是训练时间的不可预见性。就基层单位而言,除了按时完成上级规定的心理训练任务外,还要在早操结束、大型活动之前、就寝之前和节假日归队之初等业余时间组织心理训练,因为这段时间内官兵的注意力不集中,大脑处于低迷状态,这时候进行心理训练使大家不知道真实情况,这样的训练更接近实战。二是抓好系统施训。结合部队的实际情况,注重官兵的心理发展特点规律,遵从官兵由适应到养成、由单一到多元、由浅层到深层地组织心理训练。科学筹划训练科目,做到阶段性和长远性相结合,一般性和专业性相结合,注重心理训练与其他科目训练的穿插配合,达到最佳的训练成效。

  参考文献

  [1] 杨苏平.陆军部队训练心理研究[D].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2] 韩秋风,刘勇,王明山.心理训练理论与实践[D].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杨苏平 许明智 祖超 何韶飞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