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总435期 总433期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中学图书馆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实践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4-12-18 17:50:42
  [导读]旨在通过图书馆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路径,以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并深化其文化理解。创建了芽豆文学社作为学习载体,汇聚了36名具备多样化才能的学生,通过与故宫青少年博物馆在线教育资源平台的紧密合作,引入线上教育资源与故宫实地考察,共同完成了包含征文与画作筛选、编辑、设计、出版等流程的期刊《故宫特辑》创刊号的制作,以及绘本创作等项目。活动结合故宫的建筑、艺术、技艺等多领域知识,借助数字图书馆资源与多媒体手段,实施了层次分明的任务设计,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能力展现与需求挑战,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强化了传统文化认知,还提升了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构建了具有互动性、创造性的学习生态,体现了图书馆在教育现代化与文化传承中的核心作用。

  一、中学图书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必要性分析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指出,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图书馆在学校中扮演关键角色,作为信息资源中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书籍和电子资源,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同时,图书馆也是学生进行社交和拓展知识视野的重要场所。

  跨学科主题学习在现代教育中显得尤为必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复杂问题。此外,跨学科主题学习还能拓宽学生的职业道路,促进学科发展,并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图书馆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二、以中学图书馆为依托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平台

  三、结语

  实践证明,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这对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图书馆的角色因此得以重新定义,它不仅是知识的存储地,更是学习创新和文化培育的孵化器。未来,图书馆应继续深化此类合作模式,探索更多元化的学习路径,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动,共同推动教育创新。

  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不仅见证了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成长,更见证了他们在文化认同与情感上的深化。这是一次教育创新的旅程,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对未来希望的播种。通过不断努力,相信将会有更多璀璨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之花。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jcys_jyzb/201806/t20180607_338712.html.

  [2] 詹泽慧,季瑜,赖雨彤.新课标导向下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开展:基本思路与操作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35(1):49-58.

  [3] 吴万春,钱卫东.馆校合作视角下的青少年故宫文化课程群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24(1):24-26.

  [4] 余利红.阅读让孩子遇见自己:初中生自主阅读习惯与素养[J].读写算,2024(11):104-106.

孙琳琳1 牛芳菊2 龙娟娟2 1.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 2.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