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课标)提出,要强化学科整合与实践联动,聚焦文化传承、科学探究、社会参与的深层渗透,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1]。然而,以往小学说明文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偏重知识传授,对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语言相对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单一,多以教师讲解为主,缺乏情境化实践设计。因此,如何深入挖掘说明文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提升学生的说明文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如DeepSeek、豆包、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等,可根据说明文内容快速生成生动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画面[2],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文本。本文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宇宙生命之谜》教学为例,从“情境创设→智问探理→合作探究→巩固提升”四个环节探索GAI融入小学说明文教学的具体路径,旨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整合科学求真、技术应用和语言表达,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
二、应用路径分析
三、教学总结反思
四、结语
本课对GAI融入跨学科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唯有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深度挖掘学生的多元潜能,才能真正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价值。未来,将持续探索以数据为驱动、以兴趣为导向的个性化教学路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类似《宇宙生命之谜》的课堂教学中、在跨学科知识碰撞中激发创新思维,实现全面发展。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让GAI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吕爱君,傅登顺.定义•定位•定力:唱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三部曲”[J].教育科学论坛,2024(13):24-28.
[2] 钟正,刘健,杨晓路,等.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湖南教育(D版),2023(9):30-33.
[3] 钟正,刘健,蔡可,等.智能技术赋能中小学阅读教育转型[J].人民教育,2024(7):67-69.
[4] 罗小丹.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4.
[5] 宋江望.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单设计优化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4.
[6] 钟正,黄镜彬,张学丽.智能技术重塑中小学课堂教学交互[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5(2):6-8.
[7] 任学宝.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困境与突破[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4):59-64.
刘立刚1 汪玲芳1 杨一铭2 周宇航2 钟正2
1.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博雅小学 2.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