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在实际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类型多样,但都强调从问题、项目、主题或任务出发,构建不同的学习路径[2]。产品设计类项目可通过设计具体产品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成就感。本研究基于项目式学习方式探究高效的项目式教学模式,通过剖析“为冬奥会设计火炬”项目的研发过程,明确从产品内容本体到项目式教学的结构转化过程,以形成教学活动与策略,指导后续产品设计类项目实施。
“为冬奥会设计火炬”项目内容基于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项目学习实验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项目一:探索燃烧的奥秘”和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的新授课内容。在该项目中,学生以设计冬奥会火炬为主要任务,逐步认识燃烧的本质、燃烧发生条件以及各种燃料的性能[3]。教师通过介绍调控燃烧的技术手段,让学生设计符合使用要求的火炬方案,从而逐步掌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4-5]。
一、项目产品背景分析
二、项目设计
三、项目的具体实施
四、项目特色与反思
(一)聚焦产品特点,推动内容本体向项目式教学结构转化
项目式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将内容本体转化为项目式教学结构(图14)。以产品设计类项目为例,本项目聚焦“为冬奥会设计火炬”,从特征、原理、环境等维度解构,挖掘结构、功能等核心要素,与“探索燃烧奥秘”等内容关联,设计研究任务与驱动性问题,搭建研究框架并规划课时活动,最终确定“让燃烧发生”等任务及对应问题,明确学习方向[14]。
(二)持续优化项目成果,体验产品真实研发历程
持续优化是产品设计的核心特征,优秀产品需经历多次迭代。本项目中,学生在学习原理与技能的同时,还实现了设计方案的4次迭代,从简单绘图逐步升级为系统设计。通过与真实火炬结构对比,学生直观感受到了项目的真实性,深化了研究价值认知,激发了学习热情与创新精神。
(三)多元评价助力项目研究实施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与教学活动相辅相成。通过多元评价,教师可实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教学问题并优化改进,推动项目实施。其中,课堂评价可反馈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辅助教师规划教学深度;项目学习单评价可呈现小组研究进度,助力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项目成果评价与单元测验可整体评价学习成效,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晟,魏锐,周平艳,等.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3):38-45.
[2] 魏羽飞,杨果仁.中学项目式跨学科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4(19):22-26.
[3] 魏锐.从生活世界走向化学世界:“探索燃烧的奥秘”项目简介[J].教育,2016(40):22-25.
[4] 李娜,郭晓丽,刘红璐,等.“为冬奥会设计火炬”项目评价设计[J].化学教学,2025(5):29-35.
[5] 李娜,沈瑾,冀爽,等.初中化学项目展示课教学案例:我是冬奥会火炬设计师[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9):37-46.
[6] 王愉鑫.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科学教育领域跨学科概念建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3,37(5):16-20.
[7] 郭晓丽.中小学技术和工程教育内容体系构建[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5.
[8] 苑晓,赵雅萍,潘红,等.设计制作液晶显示屏的创意产品项目式教学案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8):24-28.
[9] 魏锐,唐珑畅.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科技教育,2021(12):10-14.
[10] 魏锐,朱叶,党育杰,等.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项目式课程开发程序[J].基础教育课程,2023(22):4-11.
[11] 王澜,郭晓丽,魏锐,等.馆校协同的科学教育项目式课程设计:以“南水如何北调”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20):23-27.
[12] 郭晓丽,刘菲,黄践,等.基于我国古代科技史的馆校协同项目式课程设计:以“我是滴漏科普讲解员”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22):20-24.
[13] 王静波,高丽红,魏锐,等.可持续发展主题馆校协同项目式课程设计:以“低碳房屋的方案设计”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5(2):15-18.
[14] 王磊,胡久华,魏锐,等.化学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系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团队20年研究历程与成果[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16):24-29.
李娜1 郭晓丽2,3 刘红璐2.魏锐4 陈颖3
1.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2.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3.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4.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化学教材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