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装备时空
高教 普教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总421期 总419期 总417期
总415期 总413期 总411期
总409期 总407期 总405期
 装备时空 更多>>
北京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六届六次理事会暨六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召开
 编务说明 更多>>
 装备时空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实验中学应用2合1笔记本冲破教学改革瓶颈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17-12-11 16:35:3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国家强有力的教育部署,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已在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推进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实验中学来说,教育教学改革瓶颈的出现,是学校进行全方位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契机之一。为实现个性化教学,并达到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目标,自2016年12月起,学校部署了800台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联想MIIX-310 2合1笔记本,供学校七年级、八年级师生使用,每位学生人手一台。在一年的应用过程中,学校领导、任课教师以及学生都感受到了2合1笔记本在教育环境改善、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方式优化等方面的明显效果。

  从学校管理方面看,2合1笔记本的配置与应用不仅很好地降低了计算机教室的使用负荷,更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室内的上课环境。传统的计算机教室,因配置有大量的台式计算机,通常会出现屋内气温高、空气流通性差、学习空间局促的问题。而在应用了2合1笔记本后,学生则不必非到计算机教室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而是可以“足不出班”,灵活应用2合1笔记本学习。另外,这种教学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相关电教教师的工作强度,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式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位学生拥有了单独的设备,对于使用同一设备而常出现的病毒传播问题则会得到极大程度的降低。另外,通过部署统一的管理平台软件,还可实现对学生设备系统的统一升级,极大地提升了维护效率。


师生不限于传统计算机室可在任何课堂进行计算机教学

  从教师教学方面看,2合1笔记本的应用促进了其教育教学理念的“强制性”更新。应用2合1笔记本进行教学,教师便需要尝试和适应“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前教案及教学资源的设计上,帮助学生选择和制作适合的学习资源,针对学生自学后产生的疑问点和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点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除此以外,2合1笔记本的“平板模式”应用,可帮助教师在手持状态下到课堂的任意位置走动,随时可以走到学生身边进行交流互动。配合2合1设备,在Windows 10的系统下,学校服务器部署了华乐思数字化课堂教学系统及爱作业智能题库,该系统和教师常用的备课工具PPT打通,可以帮助教师在不改变备课习惯的基础上,实现互动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在“平板模式”下首次2合1笔记本走到学生身边进行实验指导

  从学生学习方面看,2合1笔记本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书本,学生有了很大自由程度的资源检索和调度切换的学习“权利”,自然兴趣盎然。这样一来,笔记本也不再是单纯的“游戏专属”,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学习伴侣”。另外,对于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各有不同的学生来说,2合1笔记本所提供的翻转课堂式学习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对不好掌握的内容可进行反复、重点学习。而在课堂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也不仅局限为一种,既可以在2合1笔记本的“帐篷模式”下进行打字学习、视频观看学习,又可以在“平板模式下”进行作业、试卷拍照上传,在教师的批改和指导下学习。


学生可在课堂上利用2合1笔记本进行英语听力练习

  通过对2合1笔记本1年的应用,学生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教师实现了互动化教学,学校实现了智慧化管理,在综合层面帮助学校实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瓶颈的突破。这不仅帮助学校迈开了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步伐,更增强了学校实行信息化教学的决心。下一阶段,学校还将部署500台搭载有英特尔处理器的联想2合1笔记本,供6年级学生使用(卢氏县采用的是“5年小学、4年初中”学制,6年级属于小学,但放在初中部进行)。其中,六年级对于2合1笔记本的应用将以语文、数学、英语3门主课为主;而七、八年级将进行全学科课程的应用。

  英特尔作为底层硬件技术的提供者,为2合1电脑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和灵活性,能够极大满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改进学习成绩的需要。配合课堂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移动学习终端和网络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在保留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同充分注意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